作者:施瀅瀅來源:溫州晚報時間:2023-02-25 08:45:00
新的一年,溫州商學院“勵志助學圓夢計劃”沒有停歇,熱線始終開通。過年期間,又有來自泰順,、文成、永嘉三個縣的五位勵志學生尋求幫助,五位同學雖然家中各有困難,,但唯一的心愿都是順利完成學業(yè)。
“勵志助學圓夢計劃”將搭建起橋梁,,讓需要幫助的學子與愛心人士結對,,攜起手來一起為勵志學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助學熱線88917678將一直開通,,期待您的加入,!
是想和你,度過以后的每一天,。
“學霸”即將中考 擔憂無法再求學
“盡管哥哥從未傾訴,,但我明白他的壓力,我也常常為他感到心酸,。父母則因自身原因都不會使用基本的智能產品,,好像是被時代拋棄之人,我不希望我的未來還是這樣,,我必須改變這一切,,即將面臨中考的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边@段話來自就讀于泰順縣第三中學的賴志俊,。
賴志俊是一個長相清秀的大男孩,也一直是別人口中的“學霸”,,在校成績優(yōu)異,,常年在年段的三甲之列,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檢測取得了年級第一的成績,。
現在讀九年級的他,,馬上就要面臨中考。但讓他擔心的是,,家中經濟收入微薄,,很有可能無法支撐他繼續(xù)求學。賴志俊父母均為文盲且未務工,母親身體狀況不佳,,需常年吃藥,,父親則時常精神狀態(tài)不穩(wěn)定,現一家人暫住在賴志俊的舅舅家,。賴志俊的哥哥在高中時就輟學打工至今,,如今全家人的生活開支,僅靠哥哥一人在外打工賺錢維持溫飽,,賴志俊每年的生活費等還要靠借錢才能湊上,。
懂事的賴志俊非常希望能為家里減輕一些負擔,他說自己要更努力地學習,,提升自身的價值,,成為社會有用之人。他說,,不希望自己被困在一方小天地中,,將來想要領略廣闊世界的風采。
從小家庭不完整 現渴望獲得資助
通過“助學圓夢計劃”熱線,,泰順縣八年級學生傅恒姝發(fā)來求助,。
傅恒姝的父親在她很小時就已去世,她說自己小時候都沒有關于父親的印象,。更令人難過的是,,她的媽媽也因家庭的這一變故,受了很大的刺激,,以致終日郁郁寡歡最后患上精神分裂,,被鑒定為三級傷殘。直到現在傅恒姝媽媽的病情仍時有反復,,時常要去醫(yī)院復查,。如今,,家中只有年邁的爺爺照顧傅恒姝,,但年事已高的爺爺也身患嚴重的風濕病。
“我雖然是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長大,,但他們都盡可能給我關愛,,督促我學習。從小我對學習就有很大的興趣,,熱愛科學和歷史,。”傅恒姝說,,自己不想讓信任她的家人,、老師和幫助她的人失望,她想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電話中,,傅恒姝還提到,,現在家中經濟比較困難,希望能獲得資助,,讓她能夠完成剩下的學業(yè),。
父親因患癌去世 債臺高筑險輟學
永嘉二中的楊老師與我們聯(lián)系,說之前看到過“勵志助學圓夢計劃”的報道,,希望有好心人能夠幫助她班級里的一名學生,。
這名學生是該校高一(5)班的潘倩倩,今年16歲,。三年前,,倩倩的父親潘海龍在體檢時發(fā)現患有早期肝癌。經過手術治療,,前后花費了十幾萬元,,術后還需要定期復查并化療。這使一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甚至是債臺高筑,。倩倩父親本是家里的經濟支柱,但手術后只能在家休養(yǎng),,債務和生活費都只能靠其母親打臨工維持生活,。去年10月,倩倩父親飯后感到腹部不適,,經溫醫(yī)大附一院醫(yī)生診斷,,發(fā)現癌細胞已轉移,確診為胃體黏膜組織低分化腺癌晚期,。而住院治療期間的高額醫(yī)療費用只能靠向親戚朋友借,,幾乎是“能借的都借遍了”??上У氖?,最終沒能救回倩倩父親的生命,于三個月后因病去世,。
楊老師說,,之前學校告訴學生有助學活動時,倩倩原本想把機會讓給同學,,但父親的去世讓她鼓起了勇氣申請,。
“我也想過輟學去打工,減輕家庭負擔,,但又不甘心放棄讀書學習的機會,。懇求社會上的好心人幫我渡過難關,,幫我完成學業(yè)。在此,,我代表我和家人向你們深深地鞠躬,,并真誠地說聲謝謝!”倩倩特意手寫了一封信發(fā)給我們,,希望能得到幫助,。
母親開網約車養(yǎng)家 唯愿女兒完成學業(yè)
正月初八,家住永嘉甌北鎮(zhèn)蛇山路的金女士來電說,,她很早就看到了本報的助學報道,,想到孩子馬上就要開學了,才鼓起勇氣打電話求助,。
今年42歲的金女士原來也有個一個比較完美的家庭,,有一個深愛她的丈夫和兩個可愛的孩子,可在2015年丈夫查出肺癌后,,家庭發(fā)生劇變,,給丈夫治病花了80多萬元的醫(yī)療費,但還是沒有治好丈夫的病,,并于兩年后去世,。為治丈夫的病,花掉了家里30多萬元的積蓄,,還欠下了50多萬元的債務,。目前,金女士一家住在孩子爺爺奶奶家,。
記者核實情況時發(fā)現,,目前金女士一家5口人住的房子只有60多平方米,大兒子18歲,,如果不住校真的比較擠,。爺爺平時在家里種點菜,奶奶心臟做了手術,,又患肝硬化,,需常年吃藥。金女士一家是低保戶,,每月有1100元的低保補助,,但這還不夠奶奶的藥費。
為了這個家,,金女士租來一輛汽車,開起了網約車,,每天送孩子上學后就出門,,一直忙到夜里才回家,,一個月可以賺3000元左右,除了養(yǎng)家,,她還想把債務還清,,所以至今沒有改嫁。她最擔心的是小女兒金喬恩讀書,。金喬恩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現在讀小學四年級,是班級里的學習委員,,每年都是三好學生,。金女士告訴記者,非常希望女兒能得到好心人的幫助,,使她順利完成學業(yè),。
身患疾病很堅強 讀書同樣有勁頭
“這孩子在我們班級里是屬于家庭比較困難的,但他讀書一直比較認真,,有一股逆流而上,、咬緊牙關的勁頭?!蔽某芍袑W的葉小海老師向我們反饋了他班里一位需要助學的學生情況,。
學生翁劉輝患有先天多發(fā)性軟骨瘤及假性馬德隆畸形。馬德隆畸形又稱屈腕畸形,,從外形上看,,翁劉輝始終有一只手不能伸直,呈現的狀態(tài)是向內彎曲的,。此外,,他還有輕微的抑郁焦慮綜合征、夢游癥等疾病,,治療需要大量費用,。他的父母同樣患有疾病,要常年吃藥,,日常只能靠打零工維持家計,,還欠了一些外債。
雖然家庭困難,,但翁劉輝一直沒有放棄讀書,。在葉老師看來,每次晨讀翁劉輝總是讀得最大聲的那一個,,下課還會積極向老師提問,,每次考試也都能保持在班里前10名。翁劉輝雖然家中有低保,,學校也為其申請了國家助學金,,一學期有2000元左右,,但這些也僅能勉強維持。葉老師希望通過“勵志助學圓夢計劃”,,讓這個身殘志堅的孩子可以順利完成學業(yè),。
相關鏈接:溫州晚報??????s/AXM_XXU-_YSuachSrxr6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