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晨輝 黃慧遠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時間:2022-07-09 18:15:00
“這次捐獻帶給我的不只是能夠以自己力所能及奉獻幫助他人的愉悅,更讓我親身體會到了生命的珍貴?!?月8日12時,經(jīng)過4個小時的采集,,愛心人士鄭偉慶在溫州某醫(yī)院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生命的種子”,28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立即被志愿者送往距離溫州800公里外的一座城市,,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鄭偉慶由此成為浙江省第80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2001年2月出生的他,,也是目前全省年齡最小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鄭偉慶來自文成,,是溫州商學院應屆畢業(yè)生,。6月底,鄭偉慶完成大學期間最后一門考試,,然而,,他沒有急著去工作,而是住進了溫州某醫(yī)院,。因為兩個多月前,,鄭偉慶接到溫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的血樣信息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詢問他的捐獻意愿,,鄭偉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順利通過高分辨和體檢通過后,,采集計劃定在了7月8日,。
對于捐獻,,鄭偉慶并不擔心,,因為在日常的公益活動中,他已充分了解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流程,,學長茹揚曾在2020年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鄭偉慶的老師和班里的好幾位同學都是入庫志愿者,同學小趙和他同時接到了在高分辨檢測的通知(不同的患者),,兩人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一起去抽取高分辨檢測血樣,,結(jié)果只有鄭偉慶配型成功了,他成了老師,、同學羨慕的對象,。鄭偉慶說:“能與患者配型成功,這是一種緣分,,我一定義不容辭,。”
從7月4日開始,,鄭偉慶每天需要注射2針動員劑,,產(chǎn)生腰酸背痛,、失眠等癥狀,但他一直堅持下來,。 “一個人一生最多只會遇到一個捐獻者,,也許這就是緣分,那個患者應該也一直在等我,,如果我的血能為對方重新點亮生的希望,,這點疼痛和付出不值得一提?!?/span>
在輔導員林靈老師眼里,,鄭偉慶平時熱心公益、樂于奉獻,。大一入校后,,鄭偉慶就積極參加學校紅十字會等組織開展的無償獻血等各類公益志愿組織,他逐漸了解到造血干細胞的捐獻流程以及重要意義,。去年3月,,他憑借自身的努力以及出色的表現(xiàn),成為血液銀行(志愿服務組織)溫州商學院分行首屆副行長,,積極參與推進無償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活動,。鄭偉慶表示,今后,,將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進一步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
當天,,杭州市錢塘區(qū)的95后年輕人謝開鑫在杭州一家采集醫(yī)院也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浙江省第801例捐獻者。
據(jù)悉,,浙江省“90”“00”后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占比逐年增加,,近兩年都在40%以上,年輕一代扛起生命接力的愛心旗幟,。
相關(guān)鏈接:??????s.html?id=1889717
溫州新聞網(wǎng):??????s.66wz.com/system/2022/07/08/105483713.shtml